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年新版网站  ->  政务公开  ->  组成部门  ->  乡镇街道办事处  ->  都格镇  ->  政策文件
索引号000014349/2022-3765325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发文日期2022年10月20日
文号是否有效
标题都格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2022年农村问题户厕整改推进方案》的通知

都格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2022年农村问题户厕整改推进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

《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2022年农村问题户厕整改推进方案》已经镇主要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22年10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2022年农村问题户厕整改推进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厕所革命的决策部署,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按照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整顿、完善、巩固、提高”的要求,2022年完成“十四五”期间改造厕所88户,完成2022年底需要改造174个。重点完成纳入“十四五”提升改造户厕的整改工作,同步统筹推进户厕整改并对摸排完成的户厕开展“回头看”,常态化开展技术服务和问题排查。

二、组织保障

为切实做好都格镇2022年农村户厕整改工作,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经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农村户厕新改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余洪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李小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各村(社区)包村领导

成员:赵泽刚 袁登福 陈凤林 赵倩 王毕能 武梦蝶 包继友 罗金花 刘华奎 毛倩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由李小龙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农业服务中心全体成员任办公室成员,农业服务中心、村建办具体负责农村户厕新改建工作的业务指导及信息报送工作,党政办负责后勤保障,财政所负责整改资金报账,各村(社区)支书负责辖区内农村厕所新改建工作。

三、基本情况

(一)实施地点:都格镇涉及村(社区)。

(二)实施单位:都格镇涉及村(社区)。

(三)实施时间:2022年3月—2022年12月。

(四)监管单位: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人民政府。

(五)项目建设内容:加快推进“十四五”期间改建农户厕所88户(新盘社区4户、垭口村84户);2022年完成整改174个(马龙村58个、黄泥村8个、龙井居委18个、垭口村90个)

(六)整改资料收集:整改完成后立即按照移交清单移交农户,并完成过程资料收集。

(七)验收:整改完成后,经过村级初步验收合格后报镇级部门验收。

(八)报账:按照标准完成农村问题户厕改造后据实报销。

四、方案编制依据

(一)政策依据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八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农发〔2021〕87号)、《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本方案。

(二)相关规程、规范 

1.《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 38836-2020);2.《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GB 38837-2020);3.《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 )。                                     

五、资金筹措及建设内容

资金筹措:中央和省级下达拨付资金。

六、项目概算

项目概算及总投资:各村(社区)根据农村户厕实际情况对厕所进行改建或新建,原则上新建不超3000元/户,改建每户不超1500元,主要用于三格式化粪池及管网建设。

七、责任分工

一是各村(社区)负责组织加快实施建设,负责质量监管、进度督导、数量管控、质量验收、工作备案和资金拨付报账等工作。

二是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推进,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分解镇指标任务、改厕模式、技术标准等,抓好宣传培训、跟踪督导等工作。

三是补贴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局协商区财政局落实与核拨,确保农村改厕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镇财政所负责报账流程及报账资料的指导审核。

八、阶段划分

(一)组织准备阶段。镇农业服务中心制定全镇新(改)建农户厕所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全镇新(改)建农户厕所工作,明确各村(社区)任务数量,组织镇级改厕技术培训。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分解落实改厕任务指标,确定适合本地的改厕模式,建立“村组”改厕台账,召开改厕工作动员培训会。

(二)具体实施阶段(2022年4月至10月)。组织实施建设,镇农业服务中心、村建办负责质量监管、进度督导、数量管控、质量验收等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村建办、财政所按照“新(改)建一批、核实一批、验收一批”的方式,严格按时间节点,梯次组织验收工作,建立改厕台账,履行签字确认手续,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三)总结工作阶段(2022年12月)。各村(社区)完成改建任务后,都格镇以政府正式文件向区农业农村局提交农村改厕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区农业农村局将总结全区农村改厕工作情况向市农业农村局报告工作完成情况并申请市级验收。

九、有关措施

(一)补贴标准。原则上改建不超1500元/户。

(二)改厕方式。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要求,水源充足的村居修建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高寒地区冬季注意采取防冻措施。水源不充足或季节性缺水的修建卫生旱厕。

十、建设要求

(一)新建

新建农户厕所必须按照以下标准实施:

1.选址。户厕选址本着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户厕建设厕房标准统一,位置整齐划一。化粪池所选位置应确保安全,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防止粪液渗漏流入水体。

2.类型。根据国家、省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镇2022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化粪池分为整体式和现场建造式两种模式。整体式三格化粪池是指采用硬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玻璃钢、玄武岩纤维等材料,通过注塑、机械缠绕、模压等工艺生产成型的三格化粪池整体设备或结构组件。现场建造式三格化粪池是指采用砖砌、现浇混凝土、混凝土预制件等工艺现场施工建造。

3.材料。各村(社区)负责厕所建造材料的质量把关工作。建造材料应坚固耐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环境保护,选用的各类型厕具须符合户厕卫生标准;较大批量采购的整体式化粪池、水泥、砖料、瓷砖、便器、厕具等建造材料,要保留厂家资质、产品合格证明、产品卫生学评价报告、质量检验报告等材料复印件,并存档备查。

4.技术和使用要求。

(1)户厕:按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 38836-2020)、《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GB 38837-2020)和《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等基本要求,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确保改厕施工质量。

(2)化粪池的容积: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原则上不得小于1.5m³,整体式三格化粪池埋入地下有效深度应不低于1.1m,现场建造式三格化粪池埋入地下有效深度应不低于1.3m,化粪池安装时应留有当地防冻层厚度的空间,有效容积比例为2:1:3,形状可为“目”字型、“品”字型,应保证粪便的贮存时间不少于第一格20天、第二格10天、第三格30天的标准要求。

(3)化粪池基建:化粪池必须严格按照“不渗不漏、耐用防冻”要求建设,确保户厕运行持续性,原则上能连续使用20年以上,避免因化粪池破损渗漏造成二次污染。采用整体式三格化粪池的,要注重材质性能、结构标准和密闭性,必须保证质量、不渗不漏、抗压耐用。基坑底部如出现刚度不一致的土层或石块、砖块等影响化粪池安装要求的情况时,要做坑底素土垫层,厚度不小于300mm。有抗压防护需要的可在化粪池上方铺设钢筋混凝土防护层。采用现场建造式化粪池的,基坑底要将素土夯实,若地下水位高,素土上面应加用100mm的碎石夯实,用塑料膜铺垫并围挡后,再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做地下基础。化粪池壁必须抛光,池壁内侧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做好缝隙的密闭工作,防止格与格之间渗漏现象出现,砌砖缝隙要用砂浆填实,原浆勾缝,砌砖时要用1:2水泥砂浆抹面,并在水泥砂浆中添加5%的防渗粉(剂),池内外抹面要均匀,且要保证厚度(10-20mm),施工用的水泥标号应为C20标准。化粪池建好后,必须先试水,观察化粪池是否有渗漏,若有渗漏,必须修补至不渗不漏方可使用;化粪池完工后,要分层回填素土夯实并进行美化或绿化;在启用时应向第一格池内注入适量水,保证化粪池正常使用。严禁洗浴、厨房等生活污水和厕纸等杂物排入化粪池,避免厕所系统堵塞。

(4)过粪管:过粪管为直管或“倒L 型”管,管径应为 100mm,1号过粪管设置在第一格与第二格之间池壁上,进粪口高度设在第一格有效容积高度的1/3(距池底)处,出粪口高度设在第二格距池壁上沿200mm(防冻层以下);2号过粪管设置在第二格与第三格之间池壁上,进粪口高度设在第二格有效容积高度1/2(距池底)处,2号过粪管出粪口高度与1号过粪管出粪口高度相同。直过粪管与隔墙的夹角应为30度。过粪管应交错安装,必须双面密封管与墙壁的缝隙及管与管的缝隙防止渗漏。

(5)便器:蹲便器,颜色应为白色。便器必须选择具有节水、防臭、防冻等功能,并与化粪池建设配套。便器必须安装在化粪池第一格上方或斜上方,进粪口直径不得低于100mm安装,距后面墙体不少于300mm,侧面墙体不少于400mm。

(6)排气管:应在化粪池第一格安装排气管,管径不得低于100mm,靠墙固定安装,高度应超出厕房500mm,排气管顶部应加装伞状防雨帽或“T”形三通。

(7)厕房:厕房及厕门要安全稳固、经久耐用。厕房高度不低于2m,使用面积不低于2.25㎡,应有门、照明、通风等设施,墙体和房盖可采用砖石、混凝土、轻型装配式结构。应在明显位置喷涂“2022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字样。独立式厕房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100mm以上,防止雨水流入。

(8)清渣(粪) 口及其它:化粪池第二格上方要留有清渣口、第三格上方要留有清粪口,直径应不小于200mm,不大于 400mm,第三格清粪口可根据清掏方式适当扩大。清渣口和清粪口要分别配备密封盖板口盖处应有锁闭或防坠装置;清渣(粪)口与化粪池顶部结合部位要密封处理,清渣(粪)口的上沿要高出地面100mm,防止雨水流入。户厕启用后,必须及时将旧厕拆除,禁止农户继续使用。化粪池使用中应定期清掏、清渣,粪渣与粪皮应高温堆肥或化学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回头看

各村(社区)认真排查已建成的户厕是否存在问题短板。根据问题短板在原有的基础上缺什么补什么,标准和材料严格按照新建的标准实施。

十一、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户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村貌村容得到美化,整体形象变得美观整洁,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十二、工作要求

(一)聚焦实际强化落实。各村(社区)精心组织认真梳理总结我镇多年改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开展2022年农村户厕新(改建)工作,将改厕任务落实到具体村组,明确时间进度,压实工作责任。认真解决改厕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确保改厕质量、安全、技术、进度、资金、服务等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落实资金强化保障。根据《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资金拨付和使用,2022年年底资金全部拨付,拨付率100%。

(三)注重宣传强化管护。高度重视改厕宣传工作,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普及改厕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切实提高农户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发挥农户对改厕质量监督的积极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后续管护工作,统筹考虑建成厕所的运行维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完善配套制度,确保农村厕所改好、用好、维护好,切实提高改厕的实际效果,将好事办好。

(四)严格验收实施备案。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村建办、财政所、各村(社区)共同成立验收工作小组,严格做好改厕验收工作,按程序100%完成改厕验收。

(五)加强责任追究。各村(社区)改建工作中,对于在2022年农村户厕新(改)建工作中整改不力、摸排不准,甚至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将通报批评、移交镇纪委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