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我街道办农村人居环境,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在全街道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结合海坪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市、区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属地为主、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坚持统筹资源、综合治理、立足长效,在全街道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二、工作目标
开展清除垃圾、清理杂物、清洁水体、绿化乡村、美化家园行动,通过集中整治,对河沟、主次干道两侧、自然村庄等进行全面清理和集中整治,重点解决好“垃圾哪里去、污水怎么走、环境怎么变”等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从宣传、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对此次行动做出部署,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得到大改变、大提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全街道办所有村(社区)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三、主要任务
(一)清除垃圾。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整治,清扫、清运公共空间、公共场所和屋边、路边、水边等地方的垃圾;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做到彻底消除“暴露垃圾、卫生死角”。
(二)清理杂物。集中清理房前屋后、沟边渠旁乱堆乱放的各类杂物堆,生产生活确需的物品,要堆放整齐,进行遮挡覆盖,确保不影响观瞻。柴草堆、农具要摆放整齐,堆放有序;禽畜粪便堆要及时填埋或采用堆肥产沼等方式妥善处理;以建筑垃圾为主的杂物堆,采取分拣利用等方式消纳处置;对路边、沟边、树边、地边和坟头上秸秆及杂物进行清理。
(三)清洁水体。全面清除区域内河塘、沟渠等水面漂浮物,杜绝往水域周边倾倒垃圾现象,保持水面清洁。集中开展清淤疏浚、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对水体及周边实施净化、绿化,形成水净岸绿的美丽人居环境。
(四)绿化乡村。坚持自然、乡土、经济的原则,发动群众在村旁、屋旁、路旁、水旁植树种草,美化环境。大力发展经林果产业,加大种植面积,推动增绿增美增收。结合周边自然、人文景观进行道路沿线绿化,打造特色绿色景观通道。
(五)美化家园。清理庭院,拆除倒塌废弃房屋、残墙,拆除影响群众生活和村庄美观的牛栏鸡圈等,修缮、粉刷有碍观瞻的建筑立面。集中清理小广告、牛皮癣,集中整治户外破旧污损广告,修缮改造损毁老旧门头招牌,规范沿路、沿街标语以及宣传栏设置。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20日前)。街道办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召开动员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标语、网络、微信等多种形式,每个行政村不少于3处宣传标语,其中墙体宣传标语不少于1处,营造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行动的浓厚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21日-11月30日)。各村(社区)要统一组织发动,安排村人员包组,各村要发动老百姓,对房前屋后、沟边渠旁、路边的垃圾进行清理、清运;对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清收和处理;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各类杂物堆进行清除和整理;对河塘、沟渠等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清除;对黑臭水体、淤塞沟渠进行清淤疏浚;对有碍观瞻的倒塌废弃房屋、残墙、牛栏鸡圈等进行清理、拆除。
(三)考核验收阶段(12月01日-12月31日)。各村(社区)要对照考核标准,先行组织初验,初验合格后,申请街道办考核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对各村(社区)进行奖补资金的依据。
(四)形成长效阶段(12月31日以后)。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建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乡风文明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村(社区)面貌明显改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街道办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管彦富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龚志伟 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刘 斌 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兼宣传委员
李 羽 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黄 剑 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武装部长
田景智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刘显军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邓泽勇 财政所所长
凌万刚 派出所所长
尹 斌 党政办负责人
张 彬 社区建设和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
甘 飞 科技宣教信息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
江家胜 综治办负责人
刘顺安 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
宋 红 社事办负责人
陈国钧 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
田 鹏 卫生院院长
谢传玺 中心校校长
各村(社区)支书、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社区建设和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由张彬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办公室一切事务,社区建设和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宣传发动。各村(社区)要结合农村工作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行动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整治成效。要及时宣传报道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行动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特色做法,加强舆论监督,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现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干部群众参与到集中整治行动中来,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在全街道办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联系制度。建立村(社区)集中治理行动包保联系制度,推行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机制,全力做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
(四)落实奖补措施。为切实做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行动,安排一定的奖补资金,用于集中整治行动。设第一名一名,第二名一名,第三名一名。
(五)加大督查考核。街道办成立专门督查队伍,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一周一调度,安排专人及时上报整治工作进度。集中整治期间,每周一督查,每周一通报。对工作中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村(社区)、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依纪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