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厂政务服务中心、各股室站所、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
《玉舍镇2023年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5月15日
玉舍镇2023年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扎实推进全镇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水城区2023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水城区玉舍镇2023年免疫规划各项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2023年玉舍镇免疫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吴凤伦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吴贵龙纸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成员:刘志良镇卫生院院长
朱绍江镇财政所所长
宋莉镇中心校校长
丁让派出所所长
高明党政办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卫生院,由刘志良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夏舒同志任副主任,负责办公室工作的汇报协调和调度;吉丽、王世芳、贺婷同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免疫规划等相关工作,并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实操技能水平
原则上实行分级培训,由区级统一培训到镇级,再由镇级培训到村级。各村(社区)要安排业务技术骨干到区级参加培训,学习规范的报告及处置技能,回到村级开展工作。
三、加大主动搜索,提高监测敏感度
(一)明确专人管理,提高报告质量。
镇级管理人员:王世芳
各村管理人员:杨梅燕(前进村)
钱秀梅(玉舍村)
李蒙(青松村)
李超云(大田村)
李振宇(木柯村)
王朝伦(兴隆村)
文武(新发村)
镇村两级管理员负责所在片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上报相关资料和信息,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规范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信息填写
门诊日志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症状、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复诊、处理意见、医生签名、备注等14项基本内容;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必须填写完整,规范使用医学名词,字迹书写清楚。
2.建立传染病监测结果反馈机制
(1)建立检验、影像等辅助检查科室的门诊和住院部异常化验结果反馈机制,一旦发现传染病,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详实登记并上报(含卡片填写和网络报告),登记项目至少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检查日期。
(2)检验、影像等辅助检查科室医务人员不得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传染病报告,应由临床医生根据反馈结果及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做出诊断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按照时限要求依法报告,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本院报告病例进行查重。对一次或多次接诊症状类似的多例可疑传染病的病例时,应立即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2)严格按照报告时限要求进行报告,甲类传染病(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诊断至网络报告时限为2小时内;乙类和丙类传染病诊断至网络报告时限为24小时内。
4.建立自查制度
成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夏舒
副组长:王世芳
成 员:周 凡 佟 能 彭光熙 徐旺 刘晓燕 陶彦鹏 朱世会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小组成员要妥善安排好时间,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问题时,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并追踪实施落实。
5.强调报告准确率和及时率
(1)镇级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要与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含专报系统)上诊断病名相符,传染病报告卡片数及相关信息(专报系统)必须与传染病登记本上门诊、住院登记本上的病例数和信息内容相符;村级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要与村级疫情报表和镇级传染病登记本村级报告病例数和信息内容相符。
(2)每例传染病报告卡片,根据传染病种类和时限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卡项目要求填写完整、准确,报告日期要填写到年、月、日、时,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络直报上卡片内容必须一致。报告卡诊断日期必须填写年、月、日、时。
(二)开展主动搜索,提高监测敏感度。
认真开展主动搜索,发现疫情及时处理并上报,具体要求如下:
1.重点传染病搜索
加强八种重点传染病(如: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伤寒及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甲肝等)的主动搜索,以村为单位按月进行主动搜索,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每月上报1次疫情搜索报表。
2.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性传染病主动搜索
加强15岁以下儿童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如:AFP、乙肝、麻疹、乙脑、流脑、甲肝、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的主动搜索,以村为单位按月进行主动搜索,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每旬上报1次疫情搜索报表。
3.完善监测记录资料
(1)每旬监测要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上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如:有无法定传染病、AFP病例、疑似麻疹病例、针对性传染病、监测人签名、监测日期等),并注明有无传染病漏报,各种登记本记录要求规范,项目填写要完整。
(2)法定传染病监测结果,要认真填写在疫情监测档案上的相应栏目内。
(3)AFP病例和疑似麻疹病例监测结果,要根据AFP病例和疑似麻疹病例监测项目要求,认真填写在相应登记栏目内,并标注有无病例发现。
(4)认真填写疫情监测档案,项目要填写完整、准确、及时。
四、加强设备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一)配置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计算机操作系统齐全,有正版防病毒软件。
(二)妥善保管网络直报用户名和密码,不得使用疫情专用电脑登录与工作无关网站。
(三)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片至少应保存3年。
五、加大物资储备,快速处置事件
认真做好防范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准备工作,对本辖区实际情况,至少备齐1个月的疫情处置(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种物资,由张艳玲进行管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迅速调配使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区卫生健康局和区疾控中心,并配合区卫生健康局和区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处置工作。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
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群众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至少有3条传染病防治固定性宣传标语(其中: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必须有1条传染病防治固定性宣传标语),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条传染病防治固定性宣传标语。
七、强化督促指导,确保质量可靠
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要按季度对各村(社区)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每月对各村卫生室及各科室开展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八、把握核心指标,确保任务可控
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要求控制在550/10万以内,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内。
九、整理收集资料,确保规范上墙
(一)各种疫情管理资料分类建档、内容齐全。
(二)近3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近3年针对性传染病发病情况必须按照统一要求规范上墙。
十、健全管理机制,确保目标实现
(一)建立奖惩制度
将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不及时报告、漏报及其他不按照规范要求报告的村(社区)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计分比例计入年终考核内容,对于传染病报告先进工作者给予通报表扬。
(二)建立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制度
1.由医务科负责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对不同时期接诊的传染病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2.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严格按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处置流程有条不紊开展应对处置。
(三)建立传染病疫情报表限时制度
1.各村(社区)每月初1至3日前上报上月的各种报表。各种报表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准确,报表要求齐全,未按时上报的村(社区)进行通报批评,在半年和年终综合审评时按比例扣减相应分数。
2.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上级临时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应急处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