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部门内设机构
(三)预算构成情况
(四)部门人员构成
二、部门预算公开说明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
(四)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三、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二)政府采购情况
(三)部门预算绩效情况
(四)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五)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解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及本级党委、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
(2)执行本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负责本区域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民政、安全生产、村镇建设、劳动保障和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国有资产、集体财产和各种经济组织及公民的合法权益。
(4)促进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努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本地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司法行政工作;依法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
(6)负责群众教育及信访工作。
(7)承办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内设机构:
本单位内设股室14个,包括办公室、民生监督室、财政所、经发办、民政办、农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群众工作站、城镇建设规划管理所、扶贫办、计生办、敬老院、林业办公室、儿童关爱中心。
(三)预算构成情况:
本单位预算包含本级预算。
(四)部门人员构成:本单位编制数为75个,其中行政编34个、事业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编41个。目前,在职职工75人,离退休职工30人。
二、部门预算公开说明
(一)部门收支总体情况(详见表1)。
1.收入情况。2019年,本单位总收入1835.84万元(保留两位小数,下同),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农林水支出收入增加436万元。其中: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原预算外转一般公共预算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
2.支出情况。2019年,本单位总支出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增加。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0.83万元,较上年增加13.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万元,较上年增加2万元;教育支出4万元,较上年减少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02万元,较上年减少9.3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45万元,较上年增加1.8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7.99万元,较上年减少0.4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万元,较上年增长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2.97万元,较上年增加12.68万元;农林水支出806.58万元,较上年增加43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万元,较上年增加2万元。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详见表2)。
2019年,本单位总收入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原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增加。分来源类别看: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5.84万元。分支出科目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0.8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万元、教育支出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4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7.9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2..97万元、农林水支出806.58万元。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详见表3)。
2019年,本单位总支出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均有所增加。分支出类型看:基本支出1580.84万元、项目支出255万元。分支出科目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0.8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万元、教育支出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4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7.9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2..97万元、农林水支出806.58万元。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详见表4)。
1.财政拨款收入情况。2019年,本单位财政拨款收入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其中: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原预算外转一般公共预算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
2.财政拨款支出情况。2019年,本单位财政拨款支出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农林水支出增加。分支出类别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35.84万元。分支出科目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0.8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万元、教育支出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4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7.9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2..97万元、农林水支出806.58万元。
3.其他说明情况。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5)。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上年结转)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增加。分支出类型看:基本支出1580.84万元、项目支出255万元。分支出科目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0.8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万元、教育支出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4.4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7.99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2..97万元、农林水支出806.58万元。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详见表6)。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不含上年结转)1835.84万元,较上年增加460.19万元,主要是因为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增加。分政府预算经济分类科目看:机关工资福利支出1123.11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564.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48.23万元。分部门预算经济分类科目看:工资福利支出1123.1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64.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48.23万元。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详见表7)。
(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9年,本单位无公务购置计划,公务用车购置预算为0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8万元,较上年减少11万元。
(2)公务接待费。2019年本单位公务接待费预算15.4万元,较上年减少0.1万元
(3)因公出国(境)费。该项经费预算由市财政局统筹控制,本单位预算为0元,与2018年相比无变化。
综上,2019年本单位“三公”经费预算23.4万元,较上年减少11.1万元,主要是公务接待费增加。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详见表9),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019年,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
三、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详见表8)。
2019年,本单位安排机关运行费预算546万元。其中:办公费181.8万元、印刷费52.7万元、邮电费13万元、差旅费36.6万元、会议费10万元、维修(护)费5万元、电费1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万元、公务接待费18.5万元,其他费用208.5万元。
(二)政府采购情况。
2019年,本单位无政府采购预算。
(三)部门预算绩效情况。
2019年,本单位预算绩效项目有三项,分别为脱贫攻坚工作经费,预算金额为58万元;村级运转经费预算金额为60万元;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经费预算金额为135万元。
(四)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1.关于公务用车占用情况。2019年,本单位车改后实有公务用车2辆,目前使用正常,账面车辆数为2辆,账面价值29.96万元。
2.办公用房占用情况。2019年,本单位使用调配办公用房面积6495平方米。
3.大型设备占用情况。2019年,本单位无大型设备。
4.其他国有资产占用情况。2019年,本单位其他资产为办公用设备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66.2万元。
(五)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解释。
1.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2.政府性基金收入: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等,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性基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基本支出:反映单位用于人员经费(如: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等)和公用经费(如水费、电费等)等的支出。
4.“三公”经费:反映单位安排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3项经费。
5.住房公积金反映单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6.社会保障支出:反映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以及失业、工伤、生育、大病统筹和其他社会保障缴费。
7.公共安全支出:反映政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
8.教育支出:反映政府教育事务支出。
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反映政府在文化、旅游、文物、体育、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等方面的支出。
10.卫生健康支出:反映政府卫生健康方面的支出。
11.节能环保支出:反映政府节能环保支出。
12.农林水支出:反映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
1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反映政府用于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监管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