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水城实践篇章,日前,水城区委书记陈石接受《六盘水日报》的专访。全文如下:
水城区委书记陈石:
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笔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水城实践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水城区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自觉对标《决定》命题、明确关键少数领题、勤于调查研究破题、聚焦民生福祉答题,以改革稳大局、应变局、破困局、开新局,用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全会精神转化抓学习领会宣传。坚决把全会精神的学习领会和宣传宣讲,作为水城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关键少数带头学习、下沉一线、率先垂范,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自觉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发展,引导干部群众树牢改革意识、传递改革声音、拥护改革之举,将全会精神的“大写意”、思想认识的“大合唱”,转化为善谋善抓的“大手笔”、只争朝夕的“大行动”。
聚焦比较优势发挥抓首位产业壮大。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闯新路,保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资源精深加工首位产业的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做强做优做大能源、铝及铝加工主导产业。具体实践中,强化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加快双元铝业二期技改扩能、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建成投产,打造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产业集群,构建独具水城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实现错位发展。
聚焦城市发展定位抓经济业态内涵。认真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积极顺应人口老龄化大趋势、大背景,以“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为本地支撑,推动房地产、中医药、文旅等产业系统集成,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康养经济、银发经济;常态化、专业化对接成渝、粤港澳大湾区等潜力消费市场,不断优化服务方案、丰富业态内涵、畅通进出渠道,打响“中国凉都·康养水城”地域形象品牌。
聚焦工作推进质效抓改革闯将培育。坚持向干部人才选用培养要改革活力、改革质量,注重“同台比武”、强化“战场练兵”、精准“判卷给分”,务实选用一批专业对口、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善抓落实的年轻干部,作为打开改革突破口的“先头部队”;同时对标中央战略安排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的基础上,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内容,确保既定改革事项掷地有声、见行见效。
聚焦群众期盼回应抓改革成果共享。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的原则,把社会反响、群众期盼、专家见解、基层经验充分吸纳到改革设计中来,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生成机制。特别是针对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生态环保、基层治理以及宅基地、村集体经济等,在遵循改革框架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完善资产确权、效益分配、监督管理等重点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改革智慧全民集成、改革过程全民参与、改革成果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