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 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各人民团体,省、市属驻区有关单位, 区属企事业单位:
《六盘水市水城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2021 年 4 月 16 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六盘水市水城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
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 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国家 10 部门《关于加强健 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 规划》以及省 11 部门《关于加强贵州省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实施 意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 2020 年健康素养促进行 动的通知》和《2020—2021 年贵州省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方案》 要求,为强化项目监管,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结合水城区实 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全区推动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倡导健康优 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 制,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营造健康氛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 健康水平。
(二)关键指标
1.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出台促进健康的公 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2.健康村(居)、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 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的比例分别不低于20%、20%、40%、 50%、50%、20%。
3.居民健康素养在 2020 年初基础上提高 20%,或高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
4.成人吸烟率在 2020 年初基础上降低 20%,或低于当年全 省平均水平。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康促进工作体制机制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公开承诺全力开展创建工作, 把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成立由区政府区长担任组 长,分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卫生健康局局长任副组长,区直相关单位、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 同志为成员的六盘水市水城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
2.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和专业网络建设。建立覆盖社区、 医院、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单位 明确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和相应工作制度,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 为核心,覆盖辖区内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在医改人事分配制 度改革中,探索建立健康促进人员聘用考核机制,培养“健康保 健员”、“健康指导员”和“家庭保健员”。不断探索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和途径,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健 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为辖区内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明确重点难点工作
充分整合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健康科普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项目对全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带 动和推动作用,不断深入了解全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 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健 康相关政策制定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等,结合健 康促进区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开展社区诊断或需求评估,分析 研判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重点人群和优先干预的健康问题,研 究制定适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工作发展的策略和措 施,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确保定期开展评估工作。
(三)不断加强业务培训 开展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工作会议、专题 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加大健康促进工作人员和卫生医疗机构的 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理念、方 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不断增强工作认识和提升各项工作业务水 平。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采取逐级培训、案例分析、模拟演 练等方式,让其掌握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熟悉健康素养、烟草 控制、优生优育等基本内容,掌握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健 康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和现场调 查等基本专业技能。
(四)建设健康促进场所
1.建设健康促进的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 公园等公共设施,全区范围内开展健康村(居)、健康家庭和健 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 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辖区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开展健康家庭评选。经过建设,乡(镇、街道)内 20% 的村(居)符合健康村居标准,评选出 100 个健康家庭。居民对 健康促进区知晓率达到 70%
3.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 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建设工作,确保 4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符 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50%的机关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 促进企业标准。
4.建设无烟环境。全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 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卫生医疗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
(五)建设健康环境 推进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建设整洁 卫生的生活环境,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影响因 素有所改善或达到一定水平,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安 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公平可 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六)培育健康人群。 根据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薄弱环节,制定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规划或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素养。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经过建 设,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吸烟情况、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影响 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有所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七)开展健康促进重点活动
1.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提升全区居民科学健康观、 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在电视、广播、报纸和新媒 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深入村(居)开 展健康巡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 活动,提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质量和覆盖面。
2.开展健康水城行。围绕“健康中国行”年度主题,联合 相关部门同步启动我区活动。充分挖掘卫生健康局主体作用,发 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主题 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大力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按照服 务规范要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宣传栏,开展健康讲座、 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和参与式体验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健康促进区建设活动,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创 建健康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有效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内容。
4.开展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 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纪念日期 间,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 高群众参与度,增强健康促进宣传教育效果,有效促进日常宣传教育与主题日宣传教育有机结合。
5.全力营造健康促进社会氛围。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 纸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开展健康促进区宣传推广, 定期开展媒体培训和交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 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区理念、 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及活动成效,提高公 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为健康促进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社 会影响力。
三、经费安排
区财政局将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所需经费纳入预算,共计 140 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健康村(居)、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 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主题公园、 健康步道建设及宣传专题片和宣传品制作。(其中:健康村<居>36 个共计 20 万元、健康家庭 100 个共计 10 万元、健康促进医院 13 个共计 10 万元、健康促进学校 98 个共计 20 万元、健康促进 机关 28 个共计 10 万元、健康促进企业 12 个共计 10 万元、主题 公园 2 个共计 40 万元、健康步道 3 条共计 20 万元。)
四、时间进度
项目周期为一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1 年 1 月)。筹备建立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工 作机制,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制定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方案,落 实部门责任,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2021 年 2 月—2021 年 10 月)。制订多部门协作 — 8 — 的健康促进公共政策,创建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促进场所,针 对优先领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第三阶段(2021 年 10 月)。总结评估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 组织开展评估,不断完善工作成果,宣传推广好的工作经验。
水府发〔2021〕18号附件1
六盘水市水城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
工作领导小组
为促进我区健康促进区工作有序开展,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决定成立六盘水市水城区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组成成员
组 长:赵庆强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常务副组长:王 旭 区政府副区长
副 组 长:吴桂祥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彬达 区卫生健康局局长
成 员:郭 平 区政府督查室督查专员
付雪霜 区财政局局长
李 跃 区教育局局长
李昌富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杨 豪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杨廷尧 区城市综合执法局局长
李玉松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曾 俊 市生态环境局水城分局局长
付正先 区民政局局长
杨兆兴 区能源局局长
凌 涛 区水务局局长
李卫华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曾 丹 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
席立新 区总工会党组书记
伍 淋 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罗树勋 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李 明 区疾控中心主任
严有军 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
刘 军 区人口家庭发展中心主任
王 双 区人民医院院长
杜景霞 区妇幼保健院院长
金诚海 市中医院医院副院长
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健康局(以下简称区创建办),王彬达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树勋、李明、刘军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健康促进区总体工作的统筹调度和日常工作开展。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刻制印章,因工作需印发有关文件由区卫生健康局代章。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补,不另行文。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组成
办公室人员由各相关责任单位抽调,具体如下: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区疾控中心各1人,水城区卫生健康系统抽调3人。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制定相应的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至少举办3次多部门的培训活动。各成员单位每季度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办公室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存在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同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区委区政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水府发〔2021〕18号附件2
六盘水市水城区健康促进区评价标准(试行)
一、区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创建工作,将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二、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多部门的工作网络和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促进卫生健康工作在健康促进领域的整合融合。
三、制定当地健康促进区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四、区有关部门全面贯彻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梳理制定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五、建设健康促进的支持性环境,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建设,鼓励辖区居民广泛参与。
六、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七、整体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中国行”等各项专项工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健康素养有关信息,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业开展健康素养推广活动,扩大项目覆盖面。
八、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播放健康视频、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指导等形式,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质量。
九、利用卫生主题日,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程度。
十、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