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水城区花戛乡1200亩水稻迎来丰收。当地农户们抢抓农时收割成熟的水稻,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天门水稻梯田全貌。杨浩 摄
9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水城区花戛乡天门村,只见群山环绕间,一片又一片金黄色稻田映入眼帘,金灿灿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铺满了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当地的布依族同胞分工协作,割稻、运稻、脱粒,忙而有序。
农户在忙碌。杨浩 摄
“我家今年种了6亩稻子,一半是白米,一半是红米。红米一亩能产500斤,一斤能卖4块钱,算下来3亩红米就能收入6000元。”水城区花戛乡天门村村民王兴江笑着说,“红米价格要好一点,明年要多种点。”
农户在田埂上打稻谷。杨浩 摄
天门村是水城花戛乡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古村落,一直以来水稻就是当地布依族的主要粮食作物,王兴江口中的红米是当地的特色水稻,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香甜,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红米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水城农民画画师在田间绘就丰收景象。杨浩 摄
与此同时,丰收场景也吸引了水城农民画画师班妹。她专注地在田埂上写生,将金色稻浪和农忙身影绘入画中。“今天来到天门这个布依族寨子,看到他们正在收稻谷的场景,就想用画笔记录这美好的丰收场面和布依族的传统文化。”班妹表示。
颗粒饱满的稻谷。杨浩 摄
近年来,花戛乡以天门村为主,大量引导农户发展水稻种植,特别是红米种植,切实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今年,全乡共种植水稻1200亩,其中红米450亩,预计可产稻谷950000斤,其中红米产量200000斤,预计总产值可达350万元,其中红米产值达200万元。
农户正在收割稻谷。杨浩 摄稻香沁人,画意正浓。花戛乡用一场丰收,绘出乡村振兴的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