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风险研判,做好监测预警。一是认真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会商研判制度要求召开了11次风险研判会议并发布季度和月份风险分析研判报告11期,发送专题风险会商研判提示104期。二是认真开展监测预警。区应急、气象、自然资源、水务、交通、农业、消防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加强防汛抗旱、道路交通及森林防火等监测预警,加强风险研判管控。今年发送预警工作提示178期,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55期,联合发布城市内涝风险预警2期,联合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5期,联合区气象局、区林业局发布森林火险气象预警24期。
(二)构建完善现代化应急处置指挥体系。一是全面搭建应急管理“一张网”系统。严格按照省、市要求使用“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六盘水市安全云平台”“水城区气象防灾减灾综合应用平台”“贵州省应急管理云应急管理网格化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二是强化装备配备。配备天通一号单兵图传设备、天通一号卫星电话、背负式移动基站、无人机、对讲机、华为智慧屏、华为指挥网等现代化应急系统,价值金额约合人民币500余万元。
(三)持续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一是深入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队伍体制建设。组建了六盘水市水城区应急救援大队,大队下设消防救援中队、森林消防中队和能安矿山救护中队三个中队,目前,组建方案已下发,新招聘应急救援队员36人已到位,大大提升了我区应急救援能力。二是持续强化应急值守。严格实行全年365天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制度,2024年区政府总值班室(区应急指挥中心)不定期通过电话、视频抽查调度各单位各部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和应急值守情况40515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