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水城区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遵循,立足本职,履职尽责,认真推进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不断开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现将2023年水城区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学习常态化,法治意识逐步提升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方面的带头作用,常态化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全面掌握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增强法治意识,推动依法办事,确保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全年共研究部署全局法治建设工作22余次,组织局党组中心组、干部职工学法36次,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等“十进”活动共计120余次。
(二)坚持依法行政,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贵州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收集全区各级各部门2023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报请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决定,草拟印发《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并公布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共7项,督促各牵头单位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合规合法。二是严格执行《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定》,对规范性文件制发全过程加强管理,严把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关,全年共审查各单位报送行政规范性文件6份,向市人民政府(市司法局)报送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5份,审查及备案合格率均为100%。三是认真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推进全区各级各部门行政决策、行政行为合法化,2023年共审查各单位各类合同270余份;审查工作实施方案、制度、办法及其他文件(请示、分解表、通知)等440份。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规范文明执法。印发《六盘水市水城区进一步落实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方案》,对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行自查整改,共自查发现8个方面问题并完成整改。重点针对各乡(镇、街道)在行政执法建设方面的不足强化业务指导,推进各乡镇街道持证执法、规范执法,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下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督促整改,全年共办理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证件111件。对区交通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等单位开展重点执法监督工作,评查行政执法案卷,详细了解相关行业执法过程是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工作,共开展实地监督8次,发现问题30余个,均已整改完成。组织全区27个执法部门24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全区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和调处,深化平安水城建设
一是持续推广“枫桥经验”,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治理中的保障作用,擦亮乡村治理法治底色,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在早、化解在小,其中杨梅司法所所长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阿戛司法所所长荣获全省“枫桥经验”先进个人。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2267件,调解矛盾纠纷2267件,调解成功2216件,调解成功率达97.75%,开展人民调解司法确认1142件。2023年共发放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经费16.88万元。二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率先在全省开展“青少年法治生日”5场,惠及学生3277名;开展踏入社会第一节法治课,为全区9537名初三学生赠出“法治毕业礼”;顺利通过“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成立“六盘水市水城区法治农民画基地”“八五”普法新媒体工作站;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1779余人。三是着力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办案质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24件,办结27件(含上期结转4件),其中终止结案10件、驳回5件、维持8件、撤销1件,不予受理3件,正在办理1件,调撤率37%,调撤率同比提高11.1%。四是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持续抓好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引导特殊人群尽快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全年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75名,其中缓刑266名、假释4名、暂予监外执行5名,解除终止社区矫正209名,其中197名顺利回归社会。全年共衔接刑满释放人员568名,其中一般帮教人员431名,重点帮教人员137名,安置566人,帮教568人,重点帮教对象衔接率达100%,在册安置帮教对象1926人,开展远程会见475次,参与会见人数达1335人次。
(四)持续深化法律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一是搭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按照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的部署,实现水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工作室一体化建设,大力宣传“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破解群众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让群众咨询法律问题“少进门”“少跑路”,各平台全年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共7963人次。二是严格贯彻落实《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依法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推行应援尽援,有效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及满意度。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2件,其中刑事案件461件、民事案件151件、代写法律文书119件、解答法律咨询419人次,并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公证上门服务9人次,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免费公证法律援助5件,为现役军人提供免费公证法律援助1件。
二、存在问题
2023年度,全区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且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标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要求还存在差距。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系统深入,学用结合能力仍有待提高,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压得还不够严实,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指导工作实践、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二是法治工作力量有待加强,目前从事法治建设、行政复议的队伍力量仍显不足,加之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施行,高质量办理复议案件的要求对当前人员、经费等情况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按照全省司法局长会议关于2024司法行政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对标自查,攻坚克难、补弱固强,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一)注重政治引领,持续加强政治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法治政府专业能力建设,始终围绕司法行政主责主业,推动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注重职能发挥,做好“八五”普法后“半篇文章”
全方位落实“八五”普法工作,以法治阵地、法治宣传队伍、新媒体普法为三个重点,创新普法工作,在体验式普法、互动式普法上下功夫,让法治教育“活”起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三)注重平安建设,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做好“智慧矫正中心”创建验收工作,完善“智慧矫正中心”智能化运作,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漏管、脱管、再犯罪等现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注重行政效能提升,全面贯彻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巩固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果,多措并举加强新法宣传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内容,组织各部门加强学习宣传培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班子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的重要内容,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作为法治教育课程内容,不断推进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