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年新版网站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农业农村  ->  种植业管理

水城区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要点明白卡(油菜育苗移栽(含翻耕移栽、免耕移栽)高产栽培)

日期:2022-06-15 16:17 来源: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0次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油菜育苗移栽(含翻耕移栽、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育苗移栽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我省轮作区域茬口矛盾,同时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本项技术模式结合贵州区域油菜生长特点,以绿色、高产、高效为核心,在明确油菜养分需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品种选择、秸秆还田、种子包衣及土地耕整、一次性缓控释肥应用、诊断追肥、综合除草防虫防病等单项技术,促进油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 示范推广情况。

为保障粮油安全,今年在我区推广油菜育苗移栽(含翻耕移栽、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预计推广面积2万亩。

  1. 提质增效情况。

选择优质高效的种子,选择育苗移栽方式栽培可以有效的节约种子,同时选择壮苗移栽油菜产量提高8%左右,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20%。

(四)获得奖励情况。

目前我区暂无该技术获奖情况。

二、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品种选择:选用黔油系列、油研系列、庆油系列、德油系列等通过本区域登记的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至中晚熟油菜品种,如黔油 18号、黔油29号、黔油31号、黔油32号、油研50、油研10号、德油杂11号、德新油49号、庆油3号等品种。种子处理:正确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药剂。针对油菜幼苗期黄曲跳甲、蚜虫等主要害虫,可选用噻虫嗪等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时可以选择加入赤•吲乙•芸苔等,提高油菜播种出苗质量和抗病虫能力。如:按每10公斤干油菜种选用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 80~160 毫升,加上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 100~200 毫升,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即可播种。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以免产生沉淀影响使用;拌种处理后的种子应及时播种,或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储藏。

(二)备好苗床地。苗床地应尽可能选择上年未种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地势较高、土面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上、水源条件好、四周无荫蔽、无根肿病和菌核病病源的地块作苗床。应特别注意的是,前茬为玉米或花生,且使用过阔叶除草剂的地块,不能用作油菜苗床地,因为此类地块有除草剂残留,油菜出苗后会大量死亡。按照苗床与大田 1:10 比例配置苗床,油菜苗床地要求厢面平整,土壤细碎。如果整地粗放,土块过大,会因油菜种子太细小,导致出苗扎根困难,不利于培育大壮苗。不论翻耕或免耕苗床育苗,都必须深沟高厢,以利排除渍水。通常1.5~2 米宽开厢,其中厢面宽 1.3~1.8 米,厢沟宽 0.2 米;围边沟深 0.3 米,中沟深 0.2 米。

(三)适期育苗移栽。

育苗:油菜育苗的最佳播期在 9 月上、中旬,适期早播。播种时一定要分厢定量,每 100 克种子可与500 克新鲜颗粒尿素混匀后,来回多次均匀撒播,播种后再用少量的谷壳、稻草盖种,以利于出苗整齐一致。出苗后加强苗床管

理,一般苗床匀苗 3 次,匀苗原则是“三去三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翻耕移栽:苗龄 35~40 天,油菜“五叶一心”期移栽翻耕整地大田,移栽密度为 5000~7500株/亩,行距 40~60 厘米、窝距 16~33 厘米。免耕移栽:在移栽前,采取人工或机械方式,防除过多过旺的杂草或返青稻茬,清理土面过多过长的秸秆等杂物,可适当加大移栽密度,一般为6000~8000 株/亩。

  1. 肥料选择与施用。

基肥,油菜移栽前底施缓控释(N-P2O5-K2O=23-11-12)或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50 公斤/亩,有条件可增施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亩。追肥,油菜生长期根据长势看苗追肥,提苗肥或薹肥亩用尿素5~8公斤追施。增施硼肥,可结合底肥或苗期追肥亩用硼砂或速乐硼0.5~1.0公斤混施,也可在苗后期和抽薹期叶面喷施,亩用硼砂50~100克或速乐硼50~75克,配成0.1%~0.2%浓度的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1. 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

针对我省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的防控策略预防和控制油菜病虫害。

1.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农作物病残体、杂草和农用废弃物,带出田园集中处理,减少病(虫)源数量;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2.免疫诱抗。

在油菜3叶期,选用赤•吲乙•芸苔、丙酰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等喷雾,提高抗逆性。

3.科学安全用药。(详见表)

表 油菜病虫害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推荐表

防治对象

推荐药剂

防治时期

根腐病

氟啶胺或氰霜唑,加上赤•吲乙•芸苔或氨基寡糖素或丙酰芸苔素内酯。

发病初期灌根或喷淋茎基部。

菌核病

异菌脲、小盾壳霉、盾壳霉、腐霉利、氟唑菌酰羟胺、菌核净、甲基硫菌灵等。

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视发病情况隔7~10 天再喷一次。

霜霉病

丙森锌、代森锰锌、霜脲•锰锌、甲霜•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等。

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

黄曲条跳甲、蚜虫等

金龟子绿僵菌(兼治菜青虫等)、噻虫嗪、杀虫•啶虫脒等。

低龄幼(若)虫期喷雾防治。

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

低龄幼虫期喷雾防治。

杂草

精异丙甲草胺

油菜播前或移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除草。

精喹•草除灵、二吡•烯•草灵等。

油菜生长期,田间一年生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六)适期收获,推广机械收获。

人工收获应掌握在油菜终花后 30 天左右,全田油菜植株 70%~80%的角果色呈黄绿色至淡黄色,主花序中部角果籽粒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时进行,收割晾晒 5~7 天后择晴天脱粒。分段收获在全田 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黄时,采用油菜割晒机或人工割倒,在田间晾晒 5~7天后,用油菜自走式捡拾脱粒机捡拾脱粒,或人工拣拾后用全喂入式普通收割机脱粒。对抗裂荚、抗倒性强、熟期早、成熟一致性好的品种,在全田油菜植株 95%以上角果变成黄色或褐色时,用油菜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获,同时将油菜秸秆粉碎还田。

三、适宜区域

水城区种植油菜的区域。

四、注意事项

1.留足苗床。苗床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但十字花科蔬菜地不宜作苗床。

2.早播稀播精播。

3.苗床科学培管。油菜播种后常遇秋旱,因此,出苗前苗床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状态。

五、依托单位

单位名称: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邮政编码:550006

联 系 人:杨 郁

联系电话:185866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