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年新版网站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市场监管  ->  监督管理与服务

民生计量消费提示

日期:2021-03-02 21:50 来源: 浏览量:0次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消费者遇到称量有疑问时,可以寻找市场内的公平秤复核。看到秤的摆放明显不平整时,应提出纠正后重称。遇见短斤少两,发现计量问题,消费者一定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当您的计量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拨打举报投诉电话12315。

提示一、看计量器具是否“强制检定”

国家规定对水、电、气“民用三表”实行安装前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机(加气机)、买卖所用的秤,医疗过程中使用的血压计、眼压计、验光仪等计量器具实行周期检定。消费者需留意这些计量器具是否经过强制检定,是否有在有效期之内的强制检定合格标志,有了这些,才能放心使用。

提示二、成品油计量“误区”

误区一:把油箱当作计量器具。车辆的油箱不是标准的计量器具,油箱的额定值只是一种设计值,一般油箱的实际容量要比额定值大10%至20%左右,因此也就有额定容量为40升的油箱,会加了44升甚至更多的油。

误区二:把车辆上的油表当作计量器具。汽车的油表是通过油箱内浮子的上下浮动带动电子传感器,传感器将产生的电子信号传递给油表指针,并显示在油表盘上。所以,油表盘上的刻线并不能精确地反映出油箱内的实际存油量,它只能是一个参考值。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醒驾驶员是否应该加油。有的车辆油表指示已经无油但还可以继续行驶30至40公里。

误区三:用加油量与行驶公里数的关系来判断计量。由于道路的好坏,车速的快慢,交通堵塞与否,是否开空调,车辆负载量大小,以及油品的质量等都会影响百公里耗油量。因此,加油量和公里数的关系不能作为判断计量准确与否的依据。

提示三、“短斤少两”常见花招

花招一:用准确的秤进行称量,但在公斤换算市斤的过程中,人为增大数量,虚增了结算金额。

花招二:对秤进行改装等方法克扣消费者,如在秤盘里加装作弊开关,使秤少量。有的采用“留底数”的方法,电子计价秤不称量时应该显示“000”,经营者预先储存了5~20克甚至更多克数的底数。有的采取“垫角”手段,即用硬币或纸张等垫高秤的一角,放置商品时偏向一侧,造成称量不准。有的在使用杆秤和案秤时,将秤砣或者砝码进行“增重”或“减轻”。

花招三: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贸易结算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如手杆秤,计量往往不准确。

花招四:用量程大、精度低的计量器具去称量小量的、价格高的商品,即所谓的“大马拉小车”现象。有的经营者用50公斤甚至是100公斤的台秤去称量几公斤、甚至是一两公斤的商品,一般100公斤的台秤一个刻度为50克,偏差两三个刻度,误差就达100克~150克,如果选用15公斤的案秤或者是精度高的电子秤,一个刻度为5克,偏差两三个刻度,也就是10克~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