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年新版网站  ->  政务公开  ->  营商环境  ->  项目推介

水城经济开发区智慧物流综合服务港项目

日期:2025-07-30 17:13 来源:六盘水市水城区招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浏览量:0次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一、项目名称:水城经济开发区智慧物流综合服务港项目

二、建设地点:水城经济开发区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规划建设一个集智慧分拨、冷链仓储、能源补给、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港,总投资控制在0.5亿元以内。项目将充分利用开发区现有闲置厂房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打造一个高效集约、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物流枢纽,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项目总投资:0.5亿元

四、开发优势和意义

(一)区位交通优势:水城区地处贵州省西部,"贵州屋脊·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核心腹地,位于六盘水"三地同城化"发展的关键节点,是连接周边区域的重要枢纽。开发区内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多式联运条件优越六盘水月照机场距离开发区核心区仅7公里,已开通国内主要城市航线;杭州至瑞丽(G56)和都匀至香格里拉(G7611)高速公路均在境内设有匝道;贵昆铁路在开发区设有日吞吐量5万吨的滥坝货运站,六盘水至安顺城际铁路六盘水东站规划建设在开发区境内。这种"铁公机"一体化的交通格局使水城经济开发区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物流辐射范围可覆盖川、滇、桂、湘等周边省份,为智慧物流综合服务港提供了广阔的腹地市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水城区正在成为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随着"毕水兴"城际铁路的建设和六盘水东站枢纽功能的完善,开发区物流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增强。杭瑞高速、都香高速、水兴高速、六威高速贯穿全境,形成了北上四川入江,南下广西入海,东出湖南到华东、华北,西进云南入东南亚的十字大通道。这种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大降低了物流服务港的长距离运输成本,增强了区域集货能力,为发展枢纽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项目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布局区域分拨中心,打造黔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转节点。

(二)产业基础优势:水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基础雄厚,为智慧物流服务港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来源。开发区按照"依托煤、发展电、稳定材、升级铝、壮大锰、培育石"的发展思路,已形成煤电化、煤电材、煤电铝三大主导产业集群。2025年建成煤化工组团、化工新材料组团、煤电化组团的新型工业化园和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其中铝及铝加工产业园面积达23.8万平方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23.38万平方米,煤化工产业园面积达37.78万平方米。这些产业园区原材料输入和产成品输出对大宗商品物流服务需求旺盛,特别是双元铝业技改及扩能项目建成后,将新增10万吨电解铝产能,推动水城经开区铝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200亿元,直接带动解决链上企业就业2000人以上。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为智慧物流服务港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基础。

农业特色产业方面,水城区"凉都三宝"(猕猴桃、春茶、樱桃)等农产品已形成品牌效应,2024年实现猕猴桃鲜果产量5万吨,刺梨总产量1.2万吨,精品水果产量12.58万吨,核桃产量16.3万吨,合计产量达35.08万吨。但当前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严重短板:全区需要29万立方米的农产品仓储容量,而现有容量仅7.5万立方米;缺乏集交易、仓储、冷藏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农产品物流中心;现有仓储地点分散、设备老旧、冷藏技术落后。建设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可有效解决这些痛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项目市场空间广阔。

(三)基础设施优势:水城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建设,已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可支撑智慧物流服务港高效运营。核心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建成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这为项目提供了现成的硬件基础。特别是开发区现有19.21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处于低效利用状态,通过改造盘活这些存量资产,可比新建项目节省约30%的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6-8个月。

能源保障方面,水城区作为传统能源基地,电力供应充足稳定。开发区内规划建设"光储充换"智能一体化设施的条件成熟,可利用厂房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结合储能设备,打造绿色能源微电网。这种"新能源+物流"模式既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又能降低项目长期运营成本,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数字化基础也在快速提升。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涵盖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多种运输方式和仓储环节的物流综合信息系统。智慧物流服务港可借鉴其经验,并与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农村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也为城乡配送网络建设积累了经验,菜鸟乡村物流在水城区已开通多条配送线路,日处理包裹量近千件。

(四)政策支持优势:国家和地方各级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家层面,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贵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构建"一核两极四节点"物流网络布局,六盘水市作为重要节点获得支持。省级层面,《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3万亿元的目标,智慧物流作为配套服务领域迎来发展机遇。

水城区政府出台了更为具体的支持政策。对园区工矿、仓库等低效闲置资源改扩建为农产品物流设施的,给予电价优惠和租金减免——冷链、冷库设施用电按工业电价收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一定期限的租金减免。农业货运车辆通行也享受优惠政策。水城区还成立了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统筹推进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大大降低了项目运营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预期。

(五)市场需求优势:水城区物流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高增长特点,为智慧物流服务港提供了充足业务保障。工业物流需求方面,除铝产业、煤化工等传统产业外,新兴项目如坤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五金产业园项目、老鹰山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煤炭储配中心项目等陆续建设,将带来新的物流服务需求。特别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高效、精准、低碳的现代物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

农产品物流需求潜力巨大。水城区常住人口62.49万人,年需粮食消费总量26.87万吨,还需承担六盘水市20%成品粮和食用植物油储备任务,仓储容量缺口达数万立方米。教育机构营养餐食材仓容需求约5000平方米,目前由分散且老旧的仓库满足,效率低下。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的仓储配送中心,可显著提升保障能力,降低流通成本。

城乡配送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农村消费升级,菜鸟乡村物流在水城区的服务量快速增长,从最初一天几十个包裹发展到近千个包裹。特别是在电商促销期间,单日处理量更是大幅增加。但目前农村物流仍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偏远山区如花戛乡的村民过去取快递需骑行几十公里到镇上。智慧物流服务港通过整合县域物流资源,优化配送网络,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市场空间广阔。

五、优惠政策

在水城区投资兴业的企业除享受国发〔2022〕2号文件相关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等地相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六、合作运营模式:独资、合资、合作均可

七、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0.5亿元,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0.8亿元,净利润0.1亿元,投资回收期约5年(不含建设期),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项目服务单位

单位名称:水城区招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投资合作股 

联系电话:0858-8933022

邮箱:851650951@qq.com